当前位置:雅旖旎中文网>历史军事>只求速死没有来生> 第一百六十六章 杨帆的手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六章 杨帆的手段 (2 / 4)

出一脸的忧虑之色,道:“请问曹国公,这新的监察机构既然没有约束,您怎么保证它不会内部腐败成风?与各级将官勾结?到时候他们沆瀣一气,压榨军户,岂不是本末倒置?”

李文忠冷哼一声,说道:“军中的事情,陈大人一个文官怎么懂得?吾觉得杨大人的建议每一条都切中要害,若是能实行下去,对于军户来说,将是一个绝好的消息!”

陈宁倒是没有生气,而是笑吟吟地说道:“曹国公此言差矣,下官虽然是文官,但无论文武都逃不开人性,杨帆的改革措施太过于激进,若是强行实施,恐怕会产生逆反,到时候军中生乱怎么办?”

李文忠与陈宁辩论了一会儿,谁都说服不了谁,只能各自偃旗息鼓。

朱元璋目光转了一圈,落在了胡惟庸的身上,问道:“胡相,你怎么看?”

胡惟庸被点了名,不慌不忙地走出来,说道:“陛下,大明是陛下您建立的,这军中的制度也都来自陛下您,臣不懂军务,但是臣知道,陛下英明神武怎会错?故这军务制度不应该做变革,若是变了,岂不是向天下人说,陛下有错?”

说着,胡惟庸更是遥遥指着北面,道““残元还在北边威胁我大明的边境,这个时候,亦稳不亦变化,所以臣觉得为了大明,为了陛下您的威严,还是不做任何变革的好。”

朱元璋笑了笑,有些调侃地说道:“胡相过谦了,咱看你对军务也说得头头是道嘛,以后有什么话就得说,别藏着掖着。”

随即,他笑呵呵地让胡惟庸退下,继续询问群臣。

就这样,又有两个朝臣站出来,反对军务改革,这样一看,赞成改革的人数落了下风。

就在胡惟庸洋洋得意的时候,镇国将军、五军都督府同知沐英,站了出来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群臣的目光都望向了沐英,这位镇国将军可是很少在朝堂上开口,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让沐英尽管说。

“臣认为,这军务改革之法由杨帆杨大人提出来,他人在顺天府,而顺天府最近又闹出了白莲教之乱,为何不让杨大人到京城来,想来没有人比他更了解顺天府的情况。”

顿了顿,沐英继续说道:“让杨大人入京城,与朝中文武官员辩论,谁能说服谁,谁说得有理,自然一目了然!”

朱元璋闻言抚须而笑,道:“入京论理?哈哈哈哈,倒也有些意思。”接着,他环视群臣,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杨帆的那张嘴有多厉害,在场许多人都体会过,不过这一次,胡惟庸却成竹在胸。

为何?

以往杨帆都是借着一个“理”字,站在道德的最高点,与朝臣们论理。

无论是针对山东曲阜的孔府,还是针对德庆侯廖永忠,靖海侯吴祯等,都是那些人犯了错。

可军务改革这件事儿,无法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胡惟庸等人又没克扣粮饷。

故胡惟庸暗中联合了许多大臣,磨刀霍霍,决定等杨帆来到应天城后辩论死他,甚至可以趁机给杨帆扣一个扰乱军心的大帽子,将他从顺天府知府的位置上给踢出去!

最终胡惟庸点头同意了下来,随即一道召杨帆回京的旨意迅速的发往了北平。

十多天后,顺天府,北平。

天气冷了,杨帆与刘伯温二人坐在廊檐下对弈,杨帆身边红薯正在为他们烹茶。

丝丝缕缕的热气升腾,落在了红薯的脸上,让她的脸颊微微泛红,好似桃花一般。

“陛下召我归京,与群臣在大朝会上论理,青田公觉得,我有几成胜算。”杨帆摩挲着手里的黑色棋子,举棋不定。

刘伯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小小假太监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红楼:我是贾琏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风雪持刀人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三国:我不是曹睿嘉靖承明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三国,我真不是上将!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