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雅旖旎中文网>历史军事>一目了然的意思> 第71章 实用主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章 实用主义 (1 / 3)

洛阳城南,崇文观。

曹睿被高堂隆、曹植、吴质三人簇拥着,缓步走进了堂中。

堂中的数十名臣子、名士、大儒们,也早就整齐的站成两列,见皇帝进来后便一并行礼。

曹睿笑着颔首说道:“大魏的文才尽集于此,这也是朕设置崇文观的本意啊。”

“高堂博士,许多面孔朕不认得,来为朕介绍一番。”曹睿转头看向高堂隆。

“遵旨。”高堂隆微微上前一步,站到了皇帝的左前方。

曹睿看着站在最前面的郑称,笑着说道:“郑师傅就不必介绍了。”

郑称也面带笑容的拱手一礼。

接着,高堂隆引着曹睿到了站在郑称身侧、一名中年儒者的身边。

高堂隆道:“陛下,这是五经博士苏林苏孝友,苏博士也在太学中任职,极擅《易》和《春秋》。”

苏林拱手行礼:“臣陈留苏林见过陛下,昔日在太学中曾得以一睹陛下讲课的风采。”

“苏博士堪称大魏儒宗啊。”曹睿微笑示意,随即被高堂隆引着又到了下一人的面前。

高堂隆介绍道:“陛下,这是博士乐详乐文载,善治《左氏春秋》,在太学中也是担当教谕一职。”

曹睿点了点头。高堂隆介绍的这几人虽然都是大儒,但都出自太学。高堂隆这莫非是将太学搬来了?

曹睿心中对崇文观的定位,乃是经、史、集为一体的机构,是要统领大魏学术与文风的,可不是要做另一个太学。

好在接下来的几个人并不是太学中人了。刚刚向皇帝行过礼的缪袭、郑冲、薛夏这些名士,他们的才学也都是一时之选。

不过片刻之后,曹睿看着面前的何晏,也是略感惊讶。

何晏主动躬身行了一礼,并没用高堂隆介绍:“臣拜见陛下,臣是到崇文观中来修经的。”

曹睿始终觉得何晏的气质有些偏‘柔’,或者说更不像传统意义上的男子般阳刚。但曹睿还是知晓何晏的文才的,点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何晏来崇文观修经?

从刚刚几人的站位来看,高堂隆请来的都是洛中久负盛名的大儒名士,其中以太学中人居多。

高堂隆难道会叫何晏来吗?若不是高堂隆,那就是雍丘王曹植了?

实在有趣。

何晏身旁站着的一人,也如何晏一般率先行礼。

待此人抬起头后,曹睿笑着说道:“朕早就听说夏侯稚权擅长文学了,卿来此是负责何事?”

夏侯惠恭敬答道:“回陛下,臣也是来崇文观修经的。”

夏侯惠是夏侯渊的第六个儿子,也是当今凉州刺史夏侯霸的弟弟。曹氏如此擅长文学,夏侯惠也是自幼就经受熏陶,随着曹丕一起读过书的。

片刻之后,曹睿已经接见过了在场的众位名士大儒。但曹睿的脑海中,却浮现出前几日在司徒王朗府上、见到的那名腰杆始终笔直的王肃。

修经不是讲经。

擅长郑学的太学博士们,在太学讲郑学当然是应时之举,也是培养人才的必要流程。

但曹睿可是要崇文观掌握儒家经典的解释权的!

若崇文观中都是郑学门人,那如何解释经典、还不是在这些读郑学之书读了数十年的人手里?

王肃……崇文观的经学,看来还是要与郑学有个区分的。学术上的论点不甚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论点的解释要归崇文观、而不是已经死了几十年的经神和他的门徒们。

任重而道远啊。

虽然堂中有近三十人,但一人说一两句话,总计起来也费不了许多时间。

到了最后一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小小假太监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红楼:我是贾琏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风雪持刀人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三国:我不是曹睿嘉靖承明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三国,我真不是上将!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