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遵汗如雨下、抖若筛糠,大气都不敢喘,连连求饶道:“郭公,我真不懂军略,方才无状、还请郭公饶恕一二。”
“我再也不说了……”
郭淮松手一推,马遵倒在席上、双手撑地,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眼神之中尽是惊怖。
而城外的蜀汉军中,与上邽城中的郭淮等人不同,神色却是轻松很多。
其实两国交战、或者两军交战,若哪一方上次赢了,在下次作战中定会占据些许心理优势。
此时的蜀汉军队就是这般。
上次魏军与蜀军大规模交战,还是刘备与曹操双方、从建安二十二年延续到建安二十四年的汉中之战。
建安二十三年七月,刘备亲自率军抵达汉中的阳平关,与夏侯渊、张郃对垒。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麾下将领黄忠在交战中、斩杀了督关西诸军数年之久的夏侯渊。
三月,曹操亲至汉中阳平关。五月,曹操无功而返、撤军北还。六月,刘备攻克汉中全境、攻克上庸。八月,关羽水淹七军,于禁降。
在刘备和关羽的双线作战下,荆州、雍凉两线同时崩坏。至于后来关羽败亡、刘备丧师……那都是东吴背盟所至,与曹魏有何干系?
而建安二十四年,仅仅是八年前罢了。有这样的胜利打底,蜀汉全军的心理优势和高昂战意,现在正值一个高点。
渭水南岸,上邽城东南六里处,蜀汉军营中,前部督马谡正与赵云、邓芝、王平三将议论军情。
在东路军合计三万的总兵力中,赵云所部最众、达到了一万一千人。邓芝所部四千人、王平所部四千人。
而前部督马谡,则随在王平军中、按照诸葛亮的军令计策调度指挥。
若是认真论起来,诸葛亮在此处似乎玩了个文字游戏。
自赤壁之战的二十年来,除了魏延这种镇守汉中的‘汉中都督’外,只有夷陵之战中,存在‘督’这种职位。
黄权督江北诸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督。
彼时的黄权、冯习、张南等将,都是有自己的本部军队,而后率领其他将领,在一块地域独立执行作战任务。
而此番马谡的‘前部督’,并没有自己直领的本部,而是随在王平军中,督促诸军按照诸葛亮的方略行事罢了。
换句话说,马谡说是督众将,其实就是护众将罢了。若更好理解些,就是个大号的监军。
但‘督众将’比‘护众将’听起来权责更重,所得功劳自然也就越大。
不过取了个巧而已。
马谡此时,正与赵云等人议论明日的进军之事。
马谡出言问道:“明日出兵,邓将军部为先锋,赵将军部随其后发,王将军部再发。你们可有异议?”
赵云此时说道:“幼常,明日不如再留些军队,在上邽城东再围个一日两日的?”
“中路军的廖化部,到达上邽城外的不过五千人。而中路军行军缓慢,也是出于给我们东路军让路的缘故。”
“不若留个万人左右,晚一天再发,等吴懿到了上邽,再走也不迟?”
“若是明日就走,上邽城内的魏军趁廖化立足未稳,出营偷袭,那后续诸军的进军都会受到耽搁!”
很明显,赵云此言是出于大大的公心。
行军是一个系统工程。道路就那么宽、补给运输就那般速度,而蜀军的东路、中路军合计又有六万之多。
当然有前有后了。
东路军行军在前,已是占了路远、任务重这两点。而赵云自然领情,也是想帮中路军照应一二。
马谡轻声叹气,叹气声在帐中众人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