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逝,岁月如梭。
转眼过去两个月。
一九九八年已成过去式,迎来了崭新的一九九九年。
陈军在这新一年的一月份,总算是完成了全军经验分享讲课,重新回到钢七营主持训练工作。
此时距离过年只剩一个多月,常规部队都进入到了休整期。
而正处于强化训练中的钢七营,却依旧处于紧锣密鼓的高强度训练中,不敢耽搁哪怕一分一秒。
一年之期已经过去将近一半,留给钢七营的时间已经不多。
不争分夺秒训练。
怎能通得过一年后的考验。
在过去的这将近半年时间里,高城严格执行陈军的训练大纲,将各项基础训练操练的很扎实。
陈军如今回到钢七营主持工作,基础工作已经不需要他来负责。
陈军需要做的工作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对整个营进行精修,揪出每个连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提升的方向,针对性的进行强化。
这是一项复杂且深入的工作,执行者需要极其丰富的经验。
否则没办法找出各连队问题,把各连队存在的暗疾给修复,精修整个营也就会变成一场空谈。
所以陈军制定了详细方案,深入每个连队进行实地调查。
且在下连队进行针对调查前,陈军为了能够更好的发现各连潜在的问题,让这场精修可以有更好的效果。
专门针对合成部队的特性,加入了全新的合同战术理念——
“侦控打评链路理论!”
这是后世很成熟的战术思想,能有效整合合成部队各兵种的打法,提前拿出来对提升战斗力很有帮助。
侦控打评链路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起来其实并不难。
“侦”就是侦查,获取敌人情报;
“控”就是控场,掌控战场局势,控制战斗的节奏;
“打”就是字面上的战斗。
“评”是战后评估。
俗话说的吸取教训才能进步,战后总结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可怎么总结最有效也是需要技巧的。
在这套理论中的评估方式,就是对战斗的过程进行沙盘复盘。
把这四个环节融会贯通,让其成为肌肉记忆般的流程,就能通过不断演练和优化来提升战斗力。
最后的链路理论四个字,指的是四个环节形成闭环,强调协同和持续改进。
简单版本的解答就几十个字,好像谁看一遍都能够学会似的,可实际执行转化的难度很大。
为了钢七营能更好的理解、消化这一套新理论。
陈军不仅特意做了细分方案,还针对这套理论中每个关键的核心,都挑出来进行了详细讲解。
侦控打评链路理论是一种以协同为核心的流程管理方法,特色是通过四个关键环节形成闭环,提升组织效率与作战能力。
其核心内涵有三类十条:
第一类为“理论框架”,以四条核心作为基础支撑。
第一条是“侦查”。
通过结合电子对抗大队和特侦连,发挥出虚拟和实体的各自优势,最终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强调信息收集与情报分析环节,通过多维度数据获取构建决策基础。
合同部队是信息化背景下的产物,注定了信息和数字化将成为主导,有效整合战场侦察与电磁情报获取能力,才能最大化发挥出战斗力。
第二条是“控场”。
体现为对资源与流程的动态掌控,对战场态势感知与指挥体系调控。
举个最形象,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