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雅旖旎中文网>历史军事>隔空指点> 第两百六十七章 科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六十七章 科举 (2 / 4)

终于明白了。

“这又有何不对,虽说读书人应当勘破名利,但从唐朝以来,科举就是读书人的动力之源,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虽然略有些庸俗,却吸引着一代代的读书人发奋苦读,悬梁刺股,如果恢复科举需要流血,那我愿意为其牺牲。”吴伯宗大义凌然的说道,既然陆羽已经猜到了,他也不怕说实话了。

“哈哈哈!你若是敢于牺牲,就不会在水刑下招供了!”闻言,一旁的朱樉大笑不已。

“呵呵!吴状元,别把自己说的那么高尚,你们想要重开科举,只是因为你们仗着自己掌握了科举密码,能够垄断进士名额罢了,一切都是你们的私欲罢了,只怕,打停止科举那一天起,你们就一直图谋这计划吧!”陆羽鄙视道,他将吴伯宗的心思摆到台面上。

吴伯宗顿然咬牙道:“我们做这些,只为公心,绝非为了一己私利!”

“公心?难不成……余熂他们就是这么忽悠你的?”陆羽哑然失笑道。

大明初年,南北对立严重,南方文人多瞧不起北人,一直想重启科举,重掌朝堂,他们所对外宣称的理念,便是重塑文人风骨。

而这吴伯宗显然深受荼毒,才被那些江南名士给洗脑。

吴伯宗犹是一脸不忿,似还要解释他那套“风骨”之说,但陆羽已懒得再跟他辩论这些了。

拿到口供,揪出幕后的余熂,已足够向朱天子交差了。

他立即带着口供,和朱樉重返武英殿。

……

“科举,又是科举!”

武英殿中,朱元璋脸色铁青,冰冷目光死死盯在手中供词上:“这些所谓文人,总想着借科举谋求一己私利,这叫咱如何能重启科举?”

科举一事,一直是朱天子心头事。

他倒也不是全然反对科举,只是一旦重启科举,难免会产生结党营私之事,说到底还是权力之争。

他这份心思,陆羽心知肚明,但他不愿掺和其中,赶忙将话题转开道:“吏部尚书余熂牵涉其中,极有可能是幕后主使。”

朱元璋冷笑道:“呵呵!只凭他余熂一人,未必能促成科举重启,显然他背后,还有更多人合谋勾结!”

此刻的朱元璋又起了连坐心思,想要将牵涉其中的人赶尽杀绝。

陆羽闻言,一阵无语!

随即朱元璋望向朱樉道:“老二,带上锦衣卫,去将余熂给我抓了!”

朱樉就等着展现自己的机会,听了这话自是喜出望外,兴冲冲便杀了出去。

待其离去,朱元璋又失魂落魄地坐了下去,垂眸思虑许久,他的面色很不好看,显然这科举一事叫他难办。

“陆羽……”

抬起头,目光诚挚地望着陆羽,朱元璋道:“依你看,这科举一事……究竟于我大明有益有害?”

陆羽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陛下,在我们那个时代,依旧有着高考改变命运一说,高考就是现在的科举,所以相对于其他途径,这科举取仕是一条最公平的路,不过猛将必起于卒伍,宰相必发于州郡,即使考上了科举,也不应该给他们高官,而是先让他们从地方小官做起,才能了解国事。”

“你这话说得是不错,但你想过没有,那些读书人可会同意,十年寒窗,一遭中举,最终却只能从地方小官做起,他们岂会甘心?”朱元璋轻笑一声,觉得陆羽太过于天真了。

“官不在大小,而在于用心为百姓办事,若是有心于家国社稷者,是不会在乎这些的,若只是为了权力,让他们当上高官,这才是百姓的苦难呢!”陆羽反驳道。

闻言,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小小假太监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红楼:我是贾琏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风雪持刀人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三国:我不是曹睿嘉靖承明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三国,我真不是上将!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