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雅旖旎中文网>历史军事>隔空指点> 第两百七十六章 分科取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七十六章 分科取士 (2 / 4)

要的是将架子搭起来,给读书人定一个‘改革’的基调,先将基调定下来,以后可以慢慢完善。”

朱元璋还在沉吟思索。

朱标倒早一步接受改革讯息,自然也早一步有所思绪,他沉眉道:“即便朝廷推广分科取士,可天下读书人还是以进士科为主,只怕没人愿意参与其他门类的科举。”

“一开始,我们可以适当降低其他科类的考核难度,譬如那明法科,除了最基本的四书五经外,只需要熟读《大明律》等律法,便能参与明法考试。

如此一来,可以大大降低考生的抵触情绪,增加考生报名热情,也更能起到网罗人才、收揽人心的作用。”陆羽显然事先已经想好了这些问题的。

朱标听后连连点头,对陆羽的话很是认同,他继而望向朱元璋,等候天子最后的决定。

思索许久,朱元璋终于慢慢抬起头来:“你小子,忙活了这么久,还不是为了国子学里那些个跟你学习的生员?”

他虽在嗔怪,但脸上笑意盈盈,显然已不再抵触。

陆羽笑答道:“臣既做了师长,教授他们一技之长,自然希望我所授的知识,能助学生前程有益。”

朱元璋仍是面含微笑,却再没给出肯定答复。

见此情形,朱标在旁敲起边鼓:“父皇,陆先生说的对,事不宜迟,眼下正是最好时机,否则错过这个村,怕就没这个店了。”

朱元璋思虑片刻,长叹口气,然后说道:“标儿,治大国如烹小鲜,做任何改革,都得经过充分的考察、探究,要先将当下情况摸透,把可能遭遇的问题都罗列出来。

再推敲出一套妥善、合用的方案,经试点试行后,才能推广开来。“说着,他望向陆羽道:“你当初在江宁试行税改,不正是如此吗。”

“所以呢?”陆羽听得脑中一团浆糊。

朱元璋道:“所以……这改革之事也不能急……”

陆羽:“……”

闹了半天,还是给我否了?

许是看出陆羽的白眼,朱元璋又抬手道:“你且莫急,听咱说完!”

将手往背后一靠,朱元璋继续说道:“你先在国子学里开设明经、明算等科目,看看生员反应如何,能否挑选出优异人才,至于是否要改革科举,进行分科取士,就先等你在国子学里试点之后,视结果而定。”

“看来陛下还不打算重启科举了……”陆羽翻了个白眼。

朱元璋冷笑道:“且拖个几年,那些读书人只怕比你我更急,待他们急不可耐,再去推行分科取士,只怕他们要抢着答应呢!”

好吧,道理是这道理,但说来说去,还是一招拖字诀。

虽没取得理想结果,但无论如何朱元璋也算是松口应承下来,有个未来期许,总好过他直接反对回绝吧!

“臣领旨!”

陆羽拱了拱手,郑重揖礼。

目送陆羽离开,朱元璋幽叹口气,捶了捶额头:“这小子,哪来这么多鬼点子,当真叫人伤透脑筋!”

朱标忙迎上前,替朱元璋捏了捏肩。

朱天子闭眼享受一阵,忽地幽幽睁眼,回头看向朱标道:“对了,雄英孙儿……也快三岁了吧?”

朱标正自思索那改革之事,闻言点了点头。

朱元璋却又扭回头去,幽幽看着殿门方向:“你说……要是让雄英孙儿也拜这陆羽为师……是否可行?”

闻言,朱标稍一思索,欣然点头道:“这敢情好,陆先生一身本领,雄英若能跟着他学习,将来定当成才!”

朱元璋眯起一对狐狸眼,幽幽笑道:“拜师学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借开蒙授艺之事,将这陆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小小假太监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红楼:我是贾琏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风雪持刀人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三国:我不是曹睿嘉靖承明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三国,我真不是上将!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