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雅旖旎中文网>历史军事>隔空指点> 第两百四十八章 四夷皆是我华夏支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四十八章 四夷皆是我华夏支脉! (2 / 4)

朱标傻眼,朱元璋干瞪眼。

干瞪了许久,朱元璋才望向陆羽道:“这就是你说的春秋笔法?”

蚩尤是否是皇帝儿子,已是难以考证,至于蚩尤是不是南洋诸藩的先人,更无从查实,陆羽若将这并无根据的内容记在史书上,当然算是篡改历史。

陆羽幽幽轻笑,却并不答话。

而那朱元璋朝陆羽瞪了许久,继而幽笑起来,竖起大拇指道:“干得漂亮,如此一来,南洋诸藩都是我华夏支脉,当然要受咱大明统管!”

你们是华夏支脉,而我大明是华夏正统,谁君谁臣,一目了然!

陆羽和朱元璋二人相视幽笑,彼此对这计划满意之至,倒是一旁的朱标深蹙眉头,像有些不满意。

陆羽原本以为,朱标是老实人,对他这擅篡史迹的行为深为不满。

可没想到,那朱标蹙了蹙眉,竟又问出个衍生出来的问题道:“可南洋诸藩能接受这套说法?”

敢情,他并非是反对修改历史,只是担心如此修改难奏成效。

陆羽轻舒口气,笑着点头道:“这些番邦原本就对我中原上邦倾慕已久,巴不得要认咱们当祖宗呢!这个说法一出,恐怕他们巴不得如此呢!”

在这华夏圈子里,中原王朝是天朝上国,与大明扯上亲缘关系,对那些藩属王朝在其国内的统治地位,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可若有人不愿接受呢?”朱标仍有所担心。

大体上看,各国基本都愿意依附大明,却总有极少数刺头是不服王化管教的。

对这问题,陆羽并没有给出答案,他只斜眼瞟了瞟朱元璋,眼神示意,这问题该由你来答。

朱天子心领神会,当即将拳头一亮:“敢有人不认这华夏通史,便是数典忘祖,我大明当以华夏天兵征伐!”

他正愁没机会出兵攻占,你这时出来跳,不正给了朱天子借口吗?

陆羽笑着点点头:“如此太子所言,正好能解答陛下您最初的疑惑。”

朱天子最早的担心,就是怕日后无故出兵攻伐,会坏人大明的威信,可这华夏通史一出,华夏正统地位稳固,更确定了大明对藩属国的统治权。

日后只消随意找个借口,说你“不服王化”,便可轻易出兵,收回我大明对你藩属地的管制权。

咱是华夏正统,你们是华夏支脉,这爸爸打儿子的事,总不会招人非议了吧!

朱元璋听得面红耳赤,不住点头道:“这主意好,就这么改,你快说说,其他藩国该如何对付?”

“商朝末年,箕子为避战乱,逃至辽东,建立箕子朝鲜,而后分裂演化到现在的高丽,还有那倭国……秦末徐福率三千童子渡海求仙药,抵达倭岛后繁衍生息,倭岛始有人烟……借着这些历史,四邻诸番都可化作我华夏后人,而这些藩属国,自然也成了我大明的臣属之地。”

陆羽所言,倒也不尽然是胡编乱造。

这些历史,大多是有前文史籍做实证,而后根据这些史籍稍作引申,将华夏民族“开枝散叶”,发散到周边四邻去。

就拿那徐福东渡举例,这件事早在《史记》里就有记载,历代史书也明文刊著,谁能说出个“假”字?

还有那蚩尤南迁,原本就是上古传说,《史记》中也略有记录,后世也有史籍记载南越诸族渡海南迁……

这些所谓“华夏血统”,即便逐一排查,也断不出个错处来。

而这种言论一旦借由华夏通史传播扩散出去,势必会增加中原大明的法统地位,使四方诸夷更生臣服之心。

而这般局面,正是朱元璋最渴盼见到的。

此际,朱天子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小小假太监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红楼:我是贾琏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风雪持刀人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三国:我不是曹睿嘉靖承明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三国,我真不是上将!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