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朱标婉言拒绝,朱梦炎大是失望,但他绝不肯轻易放弃,当下便扭头回望,向其余同僚求助。
他的知交好友,吏部尚书刘崧也走上来,拱手襄助:“殿下,锦衣卫大肆抓捕朝臣,以莫须有罪名栽赃陷害,此等恶行若不制止,我大明纲纪败坏,即在不日!”
若说刚刚朱梦炎是“动之以情”,那现在的刘崧便是“晓之以理”。
为国家律法纲常计,锦衣卫的行为也该立刻制止。
朱标素是注重纲常礼法,依道理,他该听从刘崧的劝谏,但考虑到朱元璋,他依旧在犹豫。
“殿下……”
其他官员也忍不住了,纷纷上前劝谏。
你一言,我一语,皆是在控诉锦衣卫胡作非为,申诉自己如何无奈可怜。
直到最后,连汪广洋也挤上前来道:“殿下,当下境况,我大明朝已到了危机关头,陛下轻信奸吝,冤害忠臣,实在是江山之祸、社稷之灾啊!望殿下挺身而出,及时站出来拨乱反正,以绝我大明陷入万劫不复之可能啊!”
汪广洋同样也是当事人,他的情绪自比寻常人更激动些。
虽不像那朱梦炎声泪俱下,但他也是两眼通红。
比年岁,汪广洋绝不比朱梦炎小,比资历威望,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再看当下他情绪激动,说至动情处更是双腿一屈,当即便要拜倒叩首。
朱标怎能受他跪拜,当即冲上前去,一把将其扶起:“汪相莫要折杀本宫,快快请起!”
朱标原本已在将决未决的犹豫关口,此刻既已上前搭手,心中自又向朝臣们倾斜了几分。
原本,朱标就对锦衣卫的行事作风看不顺眼,历史上的他也曾劝谏朱元璋裁撤锦衣卫,终于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答应废除锦衣卫,并将其一应刑具统统焚毁。
只可惜,靖难之后,朱棣为巩固皇权、搜寻靖难遗孤,又将锦衣卫复立,这之后,锦衣卫慢慢发展壮大,一直延续到明朝覆灭。
既是早有不满,如今这些朝臣又泣声控诉,朱标终于忍不住了道:“毛骧近来举动着实过分,已有逾律之嫌,诸位放心,本宫定会劝诫父皇,重新审理这占城来使一案!”
待众臣走了之后,朱标立刻整理衣冠,赶往武英殿。
一见朱标进殿,朱元璋头也不抬的问道:“标儿,你有何事?”
朱标沉吟了一会儿,才说道:“父皇,儿臣今日前来是希望父皇下令,让毛骧停止继续调查,占城国使团只是一件小事,如今毛骧随意查处,搞得朝堂上下人心惶惶,已影响了正常秩序,也该适可而止了。”
“怎么?那群朝臣见咱劝不动,便跑去找你求情了?”朱元璋放下了手里的笔,冷笑着望向朱标道。
对此,朱标并没否认,只是不吭声。
朱元璋当即脸一黑,拍桌喝道:“哼!这些欺软怕硬的东西,胆子未免也太大了些,挑唆储君,真是死不足惜!”
他一副震怒的样子,倒是将朱标吓住了。
朱标忙上前劝慰道:“父皇,诸位老臣也是为我大明着想,毛骧的确太过了,连一些不相关的官员都被他抓如了诏狱,如此下去,怕是会影响朝廷的正常运行呀!”
“呵呵!影响朝廷正常运行,那是他们跟你说的吧!”朱元璋冷笑一声,然后随手从桌边翻出一叠纸来,丢在朱标面前道:“喏,你自己看看吧!”
朱标接过一看,这上面第一张纸,竟记的是汪广洋的事迹,不过并非生平履历,而是汪广洋的隐私轶事。
“这汪广洋整日说什么年老体衰,咱看他是宝刀不老嘛!”
朱元璋的怒斥声中,朱标将纸上的内容看完了,上面写的并不多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