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府邸,今日虽无盛宴,但依旧聚满了一众淮西勋贵,朝中但凡有什么事,他们都会团聚于此,共商对策,毕竟现在淮西集团的老大是胡惟庸。
“没想到,太子殿下果真有两把刷子,只是略施小计,便将黄河决堤的内情查出,还揪出个罪魁祸首来!”
“原只想这太子只是苦读书的呆子,却没想到他也有这般手段,连那毛骧都为之震服,受之驱使。”
费聚、陆仲亨等人,对朱标的表现大为震惊,此刻正瞪眼宣讲,说得唾沫横飞。
其余诸臣也都听得一脸震骇,不由唏嘘啧叹。
“太子殿下果然不同凡响,真有陛下当年的风范,只是日后他若登基,只怕咱们的日子……哼哼!”
众人口中虽在震惊夸赞,但言语之外,多是担忧,太子是贤能之人,又颇具手段,这对他们而言,可不算好消息。
他们倒更希望这太子是个宋仁宗那样的人,日后也好忽悠。
人群中,胡惟庸虽默不作声,但他脸上的神情阴郁不定,显然也深有感慨。
“哼,当真没想到,太子殿下处理起地方事务,倒也精深熟稔得很!”御史中丞涂节凑了上来,摇头作不忿状。
“是啊!”
胡惟庸深叹口气道:“早先……倒是老夫低估了他!”
想到这里,胡惟庸抬手望向众人道:“太子殿下有德有望,更具非常手段,诸位须当警醒,日后再遇,当得小心谨慎着些!”
听他提点,众人自是拱手称是,倒是身边涂节不发一语,脸上青白交加,似仍有不忿。
胡惟庸当然知晓涂节不满之处,冷幽摇头:“此番赈灾之事,本相已替你争取,但陛下既心有所属,自不是你我能左右的。”
涂节原还指望这赈灾之功能引他仕途上进,这时当然心有不忿,但胡惟庸开拨,他也不好再发作,只拱了拱手,微微颔首道:“下官知晓了。”
“还有……”
胡惟庸又蹙起眉:“此番那开封河堤要案,你涂中丞未必脱得了干系,还得小心地方,莫叫陛下揪住把柄!”
“把柄?”
涂节略一犹豫,迷惑道:“下官与那开封知府又无甚干连,怎会牵连到咱身上?”
胡惟庸略叹口气:“你好歹是御史中丞,管着地方监察御史……可此番大案,你那监察御史可曾上书过?”
“这……”
叫胡惟庸一辩,涂节脸色一滞,再答不上话来,他手下的监察御史遍布各地,像那开封北平要地,自然也有御史。
既是监察御史,自要起到监督百官之责,但这次案子,开封的监察御史却没有任何发现,就算没有于那开封知府勾结,但也是失了职,连带着,他这御史中丞,自也算失职。
心中思忖良久,涂节越想越怕:“陛下当不会……牵怒到下官吧?”
“哼!”
胡惟庸冷哼一声:“咱们那位陛下的心思,谁能料明?我劝你,还是早作筹谋,想好求恕领罪的词儿吧!”
……
“吾儿速来,快叫为娘瞧瞧!”
夜间的乾清宫内,朱元璋一家三口聚在了一起,三人同坐一桌,享受一顿家庭小宴,也算其乐融融。
“黑了不少,精壮了少许!”
饭菜早已备好,但马皇后显然没用膳的心思,她一张温脉双眼只顾盯着朱标上下打量,不时点评其身上变化。
朱元璋笑着替她夹菜道:“男儿家黑点好,要那么白净作甚?”
随即,他又夸赞道:“此番标儿巧计频出,既查出水灾真相,又抚慰了灾民,还恢复了开封一地的民生民计,倒真值得一夸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