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你说得不无道理。
不过孤王自有应对之法,此次大赛的评委皆由孤王亲自邀请,皆是文学大家。
他们定会严格把关,不让那些阿谀奉承之徒得逞。”
紧接着两人又仔细商讨了一番关于征文大赛的具体事宜。
朱棡表示,“孤王希望通过这次活动,选拔出真正有才华、有思想的小说家,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奖励和认可。”
商暠则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设立不同奖项、增加评选环节等,以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经过反复讨论,他们终于确定了征文大赛的具体方案。
最后朱棡满意地拍了拍手,笑道:“好!就这么办!
孤王相信,这次征文大赛一定会吸引众多优秀的作品,为我们大明商务书局注入新的活力。”
如果在后世上网搜索,应天府距离什么河比较近,得到的答案一定是“秦淮河”。
众所周知秦淮河有南北两源,北源句容河发源于句容县宝华山南麓。
南源溧水河则发源于,应天府溧水县东庐山。
两河在应天府江宁县方山埭西北村,汇合成秦淮河干流。
绕过方山向西北,至外城城门上坊门从东水关流入应天府。
由东向西横贯应天府主城,南部从西水关流出,最终注入长江。
秦淮河的得名,是因为秦始皇第五次东巡,经过南京地区的传说。
在唐代以前,史籍均未见“秦淮”之名。
孙盛《晋阳秋》曰:“秦始皇东巡,望气者云。
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
于是始皇于方山掘流,西入江,亦曰淮。
今在润州江宁县,土俗亦号曰秦淮。”
由此可知“秦淮”这个名字,是民间先叫起来的,后来才被访旧怀古的文人所接受。
明初开国,百废待兴。
以娱乐业为主的秦淮河,更是萧条和冷清。
然而朱元璋的亲自督办下,秦淮河畔很快迎来了第一批官方培养的艺伎。
根据史书记载:朱元璋立富乐院于乾道桥,后来富乐院失火被毁,复移武定桥等处。
朱元璋又为各处将官妓饮生事,尽起赴京入院。
他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就是用此以示天下太平,盛世已至,与民同乐。
第二个目的就是,借此安置犯官家属,还可以将烟花之收入纳入国库,谓之脂粉钱。
于是在大明政府的鼓励下,经过七百多年萧条的秦淮河娱乐业,终于又再度容光焕发。
如今并没有跟随朱棡前往泉州的常茂,正坐在自己的房间内听隐龙卫汇报。
“你是说晋王殿下率领的船队,路过了忆江南和御景阁,然而却没有停下?”
虽然说是有公务在身,但朱棡此次离开京城至少得有几个月时间,肯定是有些事情要交代。
然而如今却过“家门”而不入,显然是一种极为反常的现象。
常茂眼神冷冽地吩咐道:“继续派人盯着晋王殿下的船队,有任何异常立刻向我禀报。”
同时他在心中暗自揣测:晋王殿下这几日的行为实在是太反常了,其中必定另有隐情!
难道晋王殿下有了新的计划?
还是说他在途中遇到了什么变故?
不行,我必须要亲自去见见晋王殿下,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想到这里常茂转身出门,骑上一匹快马,朝着晋王船队的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上他心急如焚,不断催促着马匹加快速度。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