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胡惟庸便是翻开奏章,但自身的心思却完全不在奏章上面。
吕家毕竟是江南士族,可吕家所犯诸罪,不诛九族,就已经法外开恩,皇恩浩荡了!
但是现在这块烫手山芋,却是扔到了他胡惟庸的手中。
这不就是逼着他胡惟庸对上江南士族?
可胡惟庸又能有什么办法,若是不得罪江南士族,便是要得罪朱元璋?
而得罪了江南士族,他胡惟庸还是右相国,但得罪了朱元璋,今日吕家之下场,便是他胡惟庸的下场。
但同时,胡惟庸也是明白了朱元璋为什么将这块烫手山芋,交到他手上了。
一来,吕本早年归附朱元璋,也算是从龙之臣。
那即便是朱元璋想动手,也不能由朱元璋率先开口,毕竟不能寒了朝中臣子的心。
二来,吕家谋害太子妃常清韵已经坐实,死罪更是已定,但这还是老朱的儿女亲家。
所以朱元璋也不能做的太绝,那这个恶人,应该由谁来当呢?
只能是他胡惟庸。
可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点,那便是朱元璋对他胡惟庸的信任。
随后,胡惟庸的嘴角,又是勾起一抹笑意。
“启奏陛下,江南吕家,罔顾圣恩,意图加害太子妃为实,悖逆伦常理为先,动摇国本为罪!其罪滔天,不可赦!”
“所以老臣恳请陛下,下旨诛杀吕家九族,同时布告天下,将江南吕家所犯恶行,公之于众!以正视听!”
“至于侧妃吕氏,出身江南,但却门风不正,毫无廉耻,又意图染指嫡裔,其罪唯诛。”
“但念皇恩浩荡,陛下怜悯之情,所以老臣请陛下将其赐死!”
而等胡惟庸翻阅完奏章以后,便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方才看向朱元璋道。
特别是“江南”这两个字,胡惟庸咬的极重,更是惹得江南文官一个个的面色铁青。
毕竟他们这群文官又不是傻叉,又怎么可能听不明白胡惟庸的意思?
看似句句在说吕家,实则暗指江南,这胡惟庸真是其心可诛!
还有公示天下,以儆效尤,那这对于江南士族的声望,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还有什么侧妃吕氏,出身江南,但却门风不正,毫无廉耻?
可不仅仅是在骂吕氏了,而是将整座江南的姑娘全部骂了进去。
所以胡惟庸真是要将江南士族,往死里得罪!
那经此一役后,江南士族就算是与吕家撇清关系,朱元璋也很难再信任江南了。
而这对于江南,更是毁灭性的打击。
毕竟此时的大明天下,即便是没了江南士族,依旧可以有条不紊的转动。
所以一旦朱元璋因为此事生出隔阂,江南士族不再受到重视,那走向没落,便也是不可避免的事了。
但江南士族的官员们,又能有什么办法?
胡惟庸的话,完全是含沙射影,句句都在吕家,而非江南。
而提起江南,也仅仅是因为吕家出自江南。
那若是以此为借口,开口抨击胡惟庸,明显属于不智之举。
甚至还会引起朱元璋的猜忌。
至于胡惟庸这哥们,完全就是通透的典型,做事绝不拖泥带水。
毕竟已经决定得罪江南士族了,那得罪的轻与得罪的重,又有什么区别?
江南士族还能因为得罪的轻,从而不记胡惟庸的仇?
别闹了,士族大家,哪个不是利欲熏心之徒?
怎么可能会管你得罪的轻不轻,反正干死他胡惟庸就是对的。
所以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