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笑吟吟白了好大儿一眼,这孩子仁慈,可就是没有权谋机变。
但也就在此时,朱元璋突然想起了一个令他不安的可能。
杨帆那种敢跟皇帝玩命的臣子,他这个好大儿能驾驭得住吗?
“咱打天下的君王都压制不住这种人,太子太过于仁慈,他能压得住这种人?”朱元璋心中陡然发紧。
这一刻,他前所未有地对杨帆起了杀心。
在他看来,这大明不就是他老朱家的院子吗,在他老朱家的院子里,他居然不能轻松愉快地耍?
二他儿子继承这么大的一片家业,还有可能被杨帆这种敢挑老朱家毛病的臣子限制?
必须杀了他!
然而,当他正要坚定决心的时候,又看到汪广洋老态龙钟、老奸巨猾,而胡惟庸这些年轻的权臣、奉天门外那些骄兵悍将们又各怀心思,朱元璋脑子里不由又糊涂了。
“敢跟咱较量的悍臣,要是用对了,那就是对这些开国功臣和骄兵悍将们的一把利剑,比起顶撞咱的小官员,还是这些开国功臣们更需要尽快解决!”朱元璋心思转了个弯,突然就对杨帆有了新的想法。
就在他心思诡异多变的时候,朱标已经让大臣们就杨帆上书忤逆皇帝的事情展开了讨论。
御史台那边自从刘基离开之后,大部分御史都看着胡惟庸的脸色行事,而且汪广洋这个右丞相不说话,胡惟庸明确透露出无论怎么样他都赢麻了的态度,御史们岂能败兴。
三省六部就更别说了,不少人看着胡惟庸的脸色行事,而且此事无论怎么讨论,都要看朱元璋自己的考虑,那谁还会认真讨论?
朱标对这些人的反应看在眼里,怒在心里。
但正是因为这些人要么不作为,要么一心只想着讨好上司甚至皇帝,他越发对杨帆万分满意。
冲撞了皇帝,或者对我这个太子不客气有什么不好?
圣人的门徒,本就该为天下言利弊,岂能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这个杨帆,至少比这里的大臣们有风骨!”朱标心想,“如此臣子,我岂能不重用?”
心中拿定了主意,朱标便不动声色让别人尽管说。
尤其这个胡惟庸!
你无论如何都赢麻了?
孤让你两面都得罪!
于是,在御史台形成“奉诏讨论杨帆上书忤逆”一事的“百官讨论结果”后,朱标第一次,甚至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地霸道地站出来。
他站在丹陛之上,就站在朱元璋的面前,犹如一堵墙一般挡住了百官和皇帝的视线交流,然后道:“诸位大臣们的讨论,尤其胡惟庸的想法,孤都知道了,然而,卿等有负众望,讨论的结果不必说了!”
大臣们愕然,朱元璋狂喜。
太子温文尔雅,从来不霸道地决定一件事,就算是对东宫的奴仆,他从来也不说一句重话,那可真是个圣人门徒一般的太子。
为此,百官们早已都熟悉了,可朱元璋愁的睡不着觉。
咱的好大儿,你不能没点君王的脾气。
今天好,这孩子如此霸道地挡在了老子和百官的中间,这是个好苗头啊!
朱元璋摸了摸胡子,是不是得考虑提前退位了?
就因为这个,朱元璋心想:“这个杨帆要重用,嗯,最起码要给他高官厚禄,他是个咱的大恩人呐!”
这就……
朱标挡住了百官进谏,震慑着御史台不敢继续启奏,自己回头严肃地道:“陛下,臣听闻,文死谏,武死战,社稷之幸也!吏科给事中杨帆上书力陈《祖训录》之弊端,岂非是忠贞之臣?”
朱元璋憋着笑,示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