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信沉默不语,刘三吾继续说道:“就像那韩达,不懂进退,不知轻重,这样的人在官场上,一辈子走不上去,老夫想张大人应该不会像他那样吧?”
张信贴在门边,拳头握紧,道:“如果本官与韩大人一样呢?”
刘三吾仰面而笑,说道:“张大人是聪明人,如果你与韩达一样,当初就会一起站出来,你没有那个胆量,也豁不出去,听老夫一句劝,少管闲事,得过且过,方能长久。”
刘三吾的话回荡在张信的脑海里,一直到刘三吾离开很久,张信才回过神来,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想到韩达的下场,张信本就不坚定的心,愈发动摇……
科举风波持续发酵,朱元璋授命张信等人复查士子卷子的第七日,终于有了结果。
皇宫,奉天殿。
自韩达因为暴打白信蹈归乡之后,主理的人就变成了张信与丁显,丁显乃是洪武十八年的中榜士子,才思敏捷,学问广博,而代表十一位复审考官来面见朱元璋的,也是这两人。
朱皇帝临朝之后,往日的议政环节都免了,直接宣两人上殿,来禀报审查的结果,他目光如炬,盯着缓缓走进来的丁显、张信。
刘三吾低垂着眼眸,面色古井无波,仿佛这件事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似的。
太子朱标眼含期望,他清楚这一次复查的重要。
若是在新出的中榜名单上能有北方士子,此事就会到此为止,无论是君王、官员,还是科举的士子,都能接受。
朱标相信张信、丁显的能力,也相信刘三吾等人不会做得那么绝。
“臣丁显(张信),拜见陛下!”
二人行礼之后,朱元璋挥挥手,道:“不必这些虚礼,直接告诉我,审查结果如何?”
张信、丁显二人对视一眼,还是丁显取出一份名单,道:“陛下,这是吾等在经过七日复查之后,得出的中榜士子名单,请陛下过目!”
文武百官的目光都被那份名单吸引,他们好奇,这里面究竟有多少变化?
按理说朱皇帝亲自让他们调查,就算顾及陛下的颜面,都要增补几名北人士子不是?
待云奇将名单递送上来,朱元璋打眼一看,他的眼睛好像被钉在了那名单上。
过了片刻,朱元璋幽幽说道:“张信,丁显,你们俩是不是要给咱一个解释。”
百官听出了朱元璋话里的不对劲,更好奇那名单上面究竟都有谁。
张信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臣等连日来一直在复审士子卷子,臣等一致认为,这份上榜士子的名单,合情合理。”
嘭!
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站起来,喝道:“合情合理?你们来告诉咱,为何上面一个北方的士子都没有,北方士子的考卷,你们都看过了吗?”
朱标的脸色大变,他惊骇地望向丁显、张信,没想到这群人居然真的一个北人士子都没加上去。
群臣也是面面相觑,大多数的官员都没预料到现在的情况。
丁显行礼上前,说道:“陛下,北方士子的卷子凡吾等所见,皆是文笔不佳、逻辑混乱,又或者文章平平,更有人在卷中写了忌讳之语,臣等权衡再三,决定依旧维持原本的中榜名单为好。”
朱元璋盯着丁显,盛怒的脸上忽然露出一抹笑意:“哈哈哈!好一个文笔不佳,好一个忌讳之语,来人!将丁显、张信及其余九人全部打入亲军都尉府大牢!”
丁显露出惊慌之色,辩解道:“陛下,臣奉命复查,不敢懈怠,臣何罪之有啊?陛下!陛下!”
侍卫将丁显、张信带走,朝中的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翰林学士张以宁站出来。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