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里,原泰这位右都御史正忙得满头大汗。
他手里拿块破布擦桌子——别误会,他可不是突然爱上了家务。
而是前几天被朱元璋骂得狗血淋头,老皇帝一激动,顺手泼了杯茶。
弄得桌上黏糊糊的跟抹了层蜂蜜似的,苍蝇飞过都得粘住。
自打李善长被罢免后,都察院都御史的位子就空了。
右都御史直接署理院事,原泰算是从临时工熬成了“代班掌柜”。
整天忙得脚不沾地,腰酸背痛,连喝口茶都得偷偷摸摸。
生怕被锦衣卫抓到“上班摸鱼”的把柄。
他这人吧,外号“洪武朝的于谦”,听着挺唬人。
其实就是个外硬内软的家伙,平时端着一张正经脸。
关键时刻却总能憋出几句让人拍大腿叫绝的话,堪称嘴炮界的隐藏大佬。
这不,今天朱元璋心情不错,难得没拎着刀到处砍人。
找原泰来聊聊家常,顺便考考他对皇孙们的看法。
朱元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那架势跟占山为王似的,椅子吱吱作响像是求饶。
眯着眼问:“原泰啊,俺问你,你咋看咱那皇孙朱允熥?”
原泰一听,心说:“这老皇帝又要玩啥花样,不会是想挖个坑让我跳吧?上回胡惟庸不就这么被坑死的,尸骨都没剩!”
他小心翼翼地瞅了瞅朱元璋那张冷峻的脸,试探着问:“陛下可是要臣说实话?”
朱元璋一拍桌子,震得茶杯跳了三跳,豪气干云地吼道:“那当然!说假话俺治你的罪,给你脑袋上挂个‘忽悠皇帝’的牌子游街,游完还得拉去菜市口剁了喂狗,狗吃了还得吐出来嫌不够味儿!”
原泰吓得咽了口唾沫,心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咱得整点高深的,不能随便敷衍,不然脑袋不保!”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吟诗作赋的架势,慢悠悠地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这话说得云山雾罩,像是从《易经》里抄来的,又像是临时瞎编的。
偏偏还带着点马屁的味道,既捧了朱允熥,又顺带拍了老皇帝一把。
简直是拍马屁界的教科书。
朱元璋听完,那张冷峻的脸终于挤出一丝笑,嘴角微微上扬。
像是刚吃了个甜枣,眼神里透着点得意:“这老小子还真会说话,咱老朱家的种果然不一般!龙啊,俺喜欢这比喻,够气派!”
可朱元璋这人吧,胃口大得很,吃了一个甜枣还不够,又得再塞个蜜饯才过瘾。
眯着眼追问:“那朱允炆呢?”
原泰心里咯噔一下,暗骂:“这可是个烫手山芋,夸不好要挨骂,骂不好要掉脑袋,咋回答都像在钢丝上跳舞,摔下去就是个死!”
他硬着头皮回道:“洪武二十四年开始,皇孙允炆在朝中大肆结交,弄得满朝文武都是他的手下,气势汹汹,大势已成。”
这话听着像是夸,可细品又有点酸溜溜的味道,像是在说“人家混得比我好,我有点嫉妒,但又不敢明说”。
朱元璋眯着眼,似笑非笑:“你是这么认为的?”
原泰赶紧补救,拍着胸脯说:“对陛下而言,他一点威胁都没有!陛下您老人家屡兴大案,杀人不眨眼,当年胡惟庸手眼通天,不也轻飘飘被您一句话撂倒了吗?可对三皇孙殿下来说,这就是个大敌啊!毕竟您是老大,他是小弟,级别差太远了!”
朱元璋点点头,眼神飘忽,也不知道在想啥。
可能是回忆当年砍人头的快感,手痒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