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个年代的人都不是傻子,什么水源与厕所分开这种最基本的事情,只要是个人类就都会无师自通。淮南河流众多,从河水溪流中取到流水也不是太难,只需注意水源不被污染即可。
至于说什么饮用烧开的水……这是异想天开了。给十几万人烧水,哪有这个时间、炊具和燃料呢?恐怕即使真的是皇帝下令,下面的军士渴的时候该喝生水还是会喝。
暂时无解。
四名侍中都下场去忙了,曹睿这个皇帝也没闲着。曹睿在寿春城中这个小的可怜的行宫里,一边和司马懿一同处理从洛阳送过来的政务,另一边则是梳理汇聚各种消息。
司马懿和他的司空府吏员们,基本被曹睿拿来当参谋部用了。
若一定要总结一下曹睿这几天做的事情,可以用后勤调配、粮草安排、行军次序、兵力布置这四个词来概括。
这不仅是一次南征,还是一次专属于曹睿自己的军事素养补习班。
皇帝这个职业,下限极低,上限极高。所想有所作为,这个皇帝还是不好当的,尤其是一个带兵的皇帝。
由于武帝曹操和文帝曹丕两人多年来带兵亲征的传统,曹睿登基不久也能亲自统军出征。四方军将和文武官员,听闻皇帝亲自率中军南巡,也只是感叹一下罢了,并不会多想。
乱世有乱世的传统,这也是一种另类的制度‘优势’。不像很多汉朝皇帝一般,从小长在宫里、即位后也待在宫里,半辈子出不了一次洛阳城。
曹睿先前从洛阳到寿春路上花了十五日。五千余骑以每日八十里的速度行进,其实还是颇为富余的。昔日夏侯渊就以行军速度快在曹军中知名,甚至军中还流传‘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话语。
因此曹睿在适应了长时间骑马之后,还和曹洪、许褚两位军中宿将,学习了扎营、哨探、行军的相关知识。除此之外,曹睿还饶有兴致的学习了几个骑兵阵法,甚至还亲自领了五百骑试着冲锋。
当然,曹睿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这个时期的骑兵还没有马镫。临时准备也不现实,只能待此战结束之后班师回朝,再下令大规模的在骑兵之中推广了。
直到元日的前一天,寿春各军中的事务都已经处理完毕,只等元日改元祭天之后,便可出征。
此次是南征,因而在寿春城南、高约三丈的祭台已经搭好。当然,祭台是元日祭天时才能用到的。
而在祭台的下方,有一个更矮一些、高度约为一丈,却被分为三层的小台子。此时的皇帝仪仗,就布置在这个一丈高的台子之上。
汉魏时期礼制极多,若将汉朝四百年的礼制典章翻出来、再加之《礼记》这本大部头,各色礼制让人记也记不清楚。但无论朝廷也好、士人也罢,大家都是从建安时期的乱世里走过来的,礼制什么的自然要向后靠一靠。
虽然话这么说,但若要找些礼制出来遵行,也的确是能找出来的,就比如今日在寿春城南的此地,将要举行的正是一个简化版的大射礼。
所谓大射礼,自然是和‘射’字、和射箭有关。射乃是君子六艺之一,按照礼记的说法,射箭乃是一个可以非常考验君子德行的行为。
与后世现代的体育竞赛不同,射礼不仅仅是一种射箭比赛,更是一种在礼制的约束下,众人用合乎礼法、确立尊卑的形式射箭的礼仪活动。
简而言之,射礼二字之中,比起射箭的‘射’,‘礼’这个字所占的比重反而要更多些。
丈余高的台子前面空出了一片大场地,寿春城里两千石及以上的将领、文官等等,悉数都在此地列队站好。一阵冬日的风吹过,将场地四周的旌旗吹得猎猎作响。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