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是为什么?”司马师略显沮丧的说道:“本就处处不如夏侯玄,这下若是娶了夏侯玄的妹妹,岂不一直都会比夏侯玄矮上一头?”
司马懿笑着摇了摇头:“这个为父不管。不过子元,你还是好好想想如何面对大将军的考校吧。大将军可是说了,你的才学若是不过关的话,大将军可是不同意的。”
司马师咬了咬牙:“不劳父亲费心了。父亲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司马懿哈哈大笑。
……
翌日,洛阳,北宫。
又是一次大朝会,又是一次封赏。
此次南征,有功之臣众多。
大司马曹休功劳为首,增邑两千五百户。大将军曹真功劳次之,增邑一千户。
司空司马懿有定策之功,增邑八百户。
前将军满宠、右将军朱盖,因战功各增邑七百户。青州刺史王凌、镇东将军曹泰、豫州刺史贾逵,也纷纷增邑五百户。
司隶校尉卫臻,因留守洛阳之功,也增邑五百户。
其余刘晔、辛毗、黄权、陈矫,以及中护军蒋济等人,也增邑二百户到一百户不等。
至于中军、外军各两千石的封赏,虽说大小不等,但也做到了雨露均沾。
出乎意料的是,骠骑将军陈群在襄阳出兵失败,却也因苦劳得了增邑两百户。只不过与前面那些增邑千户、大几百户的重臣比起来,就显得逊色很多了。
大殿之上,得了封赏的官员自然人人兴奋。靴子落地、尘埃落定,谁又不爱赏赐呢?
为国效力,最后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功名爵禄吗?
“中护军蒋济何在?”
蒋济刚刚增邑了两百户,正想着刚才的封赏之时,却不料皇帝点了自己的名。
“臣在。”蒋济连忙出列。
曹睿说道:“蒋卿在黄初年间,先后随先帝南征。此番又随朕出征扬州,也有建言之功。”
“朕问你,在此番皖城获胜之后,在扬州一地与孙权对敌,应当注重何事?”
蒋济的头脑飞速的转了起来。
蒋济也是大魏顶级的智谋之士。这可是大朝会上!皇帝在大朝会上当众向臣子询问国事,这可并无前例!
莫非……要用我蒋济去扬州了?
皇帝就在上面看着,一瞬间蒋济也来不及想许多,只是凭着日常积累想了几句说辞。
蒋济行礼后说道:“回禀陛下,臣以为扬州应当注重之事共有三条。”
先说一句总纲出来,这样还能留出好几瞬来,凭空多了许多思考的时间。
这也算是一种‘急智’吧。
曹睿点了点头:“蒋卿说来。”
蒋济拱手说道:“积粮为本、练兵为要、水利为务。”
“禀陛下,其一,积粮乃是用兵之本。自黄初年间以来,多次用兵淮南,无有一次不是从各州征调粮草,甚至往往要从远在河北的邺城调粮。”
“在扬州、在淮南屯田,定会减少出征之时的靡费。加之此番又有战中所俘虏的军士可为屯田众,这是一举多得之事。”
曹睿点了点头,并未说话。
“其二,臣认为练兵乃是作战胜利之根本。当然,扬州军事并非臣的本职,臣也不多做赘述。”
“其三,兴修水利、建造船只乃是眼下扬州急需之事。无论是从合肥还是广陵出兵,或者是从新据的皖口出兵,疏浚河道可以保障出兵顺利,修建船只可以发展水军。”
“陛下,这三点乃是臣认为扬州当下必要之事。”
曹睿点头说道:“蒋卿所言甚合朕意。朕此番出征扬州,对扬州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