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雅旖旎中文网>历史军事>一目了然> 第17章 论功论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论功论赏 (2 / 3)

然能感觉到皇帝常常能用自己的谋略,但从来却不专用。可以说是从不偏听偏信。

有事情问了自己之后,也必定会问一下其他几位侍中。就如同现在的封赏,刘晔觉得自己得了两百户封赏是实至名归,但其他三位侍中得了百户,刘晔就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辛毗木头脑袋,黄权明哲保身,陈矫不懂军事。这三人也配?纯纯是沾了自己建策的光。

就在刘晔心中思考之时,皇帝的声音又传来了。

“辛侍中,由卿来起个头,论一下众将的封赏之事。”曹睿说道。

“遵旨。”辛毗随即问道:“陛下,中军将领的功劳是不是要问过大将军才是?先定外军和各州郡的功劳排序?”

曹睿点了点头:“一并论吧,就不按惯例了。待今日理出个大概之后,朕再找大将军和大司马,给中军、外军和各州郡的将领复核一遍。”

辛毗领旨称是。

其实此战一共可分为三个区域。

除了皖城一带之外,荆州的襄阳江夏、扬州的合肥附近其实也都算战区。

陈群的荆州水军在汉水上吃了败仗,只得和文聘一同在襄阳、江夏两地防御。

合肥、六安、广陵三地的一万人完全没动,后续从北、西两个方向向合肥增派的一万兵也没派上用场。不过从事后来看是如此,但是在开战之前谁都不知道会不会用到。

荆州方面有过无功,合肥方面无功无过。因此这两个区域的军队进行大的赏赐是不合适的,只能褒奖一下苦劳。

轮到皖城附近的各部军队,论起功来就复杂的多了。

皇帝和四名侍中一致同意将首功评给曹休。

毕竟是都督扬州诸军事的曹大司马,战前负责统筹的是曹休、作战中率领骑兵的还是曹休、到皖城-潜口-皖口一带收尾的还是曹休。曹休的功劳之大,几乎是没有争议的。

功劳第二的是曹真。将中军带到扬州、率领精锐中军为大军后路,而后又在挂车大营执掌军务。

当辛毗提出大将军曹真功劳第二的时候,说实在的,曹睿当时犹豫了一下,毕竟曹真在此战中真的没有参战。但曹真毕竟是大将军之尊,又领了这么多兵,功劳第二勉强也能接受。

毕竟曹真姓曹嘛!姓曹的皇帝照顾姓曹的将军,这也是人之常情。人事即政治,皇帝都点头了,其他三位侍中也没话讲。

论功行赏,在去掉曹休曹真两个最大的、没有争议的关键人物之后,才终于到了‘论’的阶段。

真正有争议的是几个独自领兵超过万人的将领:在挂车阻击吴军的前将军满宠、率万骑从头打到尾的右将军朱盖、督挂车以南众将的青州刺史王凌、以及奇袭皖口的镇东将军曹泰。

就在这几名侍中议论之时,曹睿缓缓说道:“诸卿是不是把贾逵忘了?”

辛毗拱手说道:“回陛下,豫州刺史贾逵此次出征只经历一次战斗,其余时间都是在修营寨。而贾逵派往皖城负责守城的四千兵确实立了功,但贾逵毕竟不在场、这个功劳应该算不到贾逵的头上。”

曹睿微微摇头。曹休与贾逵有过节,明摆着给贾逵分派了些不重要、不参战的活。毕竟苦活累活也是要有人干的,自己这个皇帝也不好说什么。

上司给下属上眼药还是很容易的。就算不用栽赃陷害这种烂手段,单纯的给人分个闲差或者安排个次要位置,功劳这就没了。

只能靠自己这个皇帝来为贾逵争取一二了。

曹睿说道:“贾逵确实有功,而且朕在此战之后还要重用贾逵。将贾逵的名字加进去吧,这五人在同一档次论功,再区分高低就是。”

辛毗只是刚直、并非顽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小小假太监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红楼:我是贾琏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风雪持刀人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三国:我不是曹睿嘉靖承明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三国,我真不是上将!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