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也纷纷陷入了思索之中。
屯田嘛,在场之人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不了解屯田之事的。不过所谓屯田,倒也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的。
细说起来的话,那是建安元年的时候了。当时曹操刚刚击败颍川汝南两地的黄巾军,多了不少壮年劳力。在枣祗的建议之下,曹操开始实行屯田制。
简单来说,汉末的战争造成百姓流离失所,许多田地也都变成了无主之物。
枣祗的屯田制其实就是找一处无主之地、寻一群无家之民,由国家提供种子和耕牛,产得的粮食由屯田民和国家分成。
而分成的比例,就和一个重要的生产资料‘耕牛’有关。有牛的屯田民,产出粮食和国家五五分成。没有牛的屯田民,因为用了‘国家之牛’,产出粮食和国家四六分,农户四、国家六。
曹睿看向刘晔:“刘卿,军屯还是民屯?屯于何处?”
刘晔说道:“臣以为,有军屯也有民屯。”
刘晔素有急智,此时已将此事全部想通:“对于第一类尚有嫌疑的吴军,应当屯于河南,借中枢武力得以随时弹压。”
“而第二类,久处东吴腹心之地的军士,应该送到青州、徐州、豫州各地,借当地外军得以弹压。为国家生产粮食之时,又免得离边境太近得以作乱。”
曹睿点了点头:“刘卿说的上面这两类,是军屯还是民屯?”
刘晔说道:“臣认为这两类降兵不宜为军屯,当为民屯数载之后,方可缓缓放开使其为军。”
曹睿问道:“那刘卿说的第三类是军屯了?”
刘晔说道:“回陛下,正是如此。”
“对于这些来于偏远郡县和山越的吴军降兵,则是真正可用的部分,或可让其在雍凉这种离中原遥远之地军屯。”
“一则可用为军,补充当地守军的空虚之处。二则雍凉地域广大、可用田土也可更多。平日为农、战时为军,自然可用补充雍凉守军的不够。”
随着刘晔将其想法一步一步悉数说出,帐中的众臣也都听明白了。
无论是军屯也好、民屯也罢,都不是什么稀奇之事。对于曹魏来说军屯民屯皆有,但对于蜀汉和东吴来说,几乎都是军屯了,原因就是流民太少而已。
而刘晔的说法,只是在对吴军降兵的甄别和调度上,有了些许创新。
刘晔此番安排确实挺全面的。曹睿听后向众人问道:“诸卿可有补充?”
曹真和司马懿都摇了摇头表示没有意见。不过,蒋济却站出来有话要说。
蒋济拱手说道:“陛下,以臣看来,能否从中留下一部分吴军降兵,用来专门造船和修整河道?”
“如今已是太和元年,但黄初年间屡次征讨吴国,多次因为船只和水运的问题导致大军军需运输不畅,甚至有一次还差点使船队没能北归。”
“若能选出些吴兵专门从事工匠之事,不仅可以减少边郡之民的徭役,还可有利于军事。”
曹睿听闻之后连连点头。
专人专用果然是对的,蒋济久在淮南、自然对淮南用兵作战的难事分外了解。加之蒋济又是个懂水军、懂水利的,一时间在这群魏军将领中间看起来要更顺眼一些。
曹睿看向刘晔:“刘侍中,把蒋护军的建言记下,待回寿春之后再从长计议。”
刘晔点头应允。
不过提到俘虏,曹睿又想起一桩公案:“诸卿,谁知道武帝年间,随于禁一同增援襄樊、同于禁一同投降的军士都去哪了?”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都不知道如何与皇帝分说。
曹真拱手说道:“陛下,此事都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