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数年之间,魏蜀吴三国名将纷纷凋零,带给魏延的这种错觉。
诸葛亮缓缓说道:“文长的计策,本相已经知晓了。大略还有近一年的时间,并不急于在现在就定下如何动兵。”
出褒斜道或者傥骆道、在关中做疑兵吸引魏军,自然是有必要的。
但是,为何一定要用魏延呢?赵云或者吴懿也都可以!
……
魏,冀州,邺城。
昨日司徒王朗与冀州刺史吕昭、魏郡太守郑浑、以及甄家的甄像等人,一同前往文昭甄后的陵墓祭拜。
按照皇帝所命的太牢之礼祭拜后,王朗与众人议论、准备在原地为甄后修建寝陵。
其实就是将原来简单的陵墓,修的更加气派、符合皇后仪制罢了。
在出发之前,王朗曾经就此事认真问过皇帝。
王朗关心的事情有二。
其一,是否要将文昭皇后的陵寝迁到洛阳,与先帝合葬。
其二,是否要按照先帝的遗诏、进行薄葬。
不出意外,两条都被皇帝否了。皇帝当时曾这样说,人都已经入土为安了,还迁来迁去的干嘛?文昭皇后估计是不想与先帝居在一起的,先帝估计也是这般。
因此,王朗与众人大致议定了细节之后,到晚上之前就返回到了邺城。
两名校事官,已经被关了大约四天了。
王朗并没有理会二人,而是第二日一早,才让两人写下自建安二十三年以来,邺城校事所做之事。
王司徒亲自问话,两位校事官在数日之间早已经异常恐惧。听王司徒说若是老实交代就还有生路,自然也是把能知道的都写了下来。
现在已是下午。
王朗正在桌案后细细读着两名校事的呈报,读完之后不禁一声长叹。
在武帝曹操之时,校事一直都是由曹操亲自执掌,并没有其余臣子可以干涉,身为太子的曹丕也是不行。
到了先帝曹丕年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校事被纳入中书省的管辖之中,连带着刘放、孙资二人的权势也日渐增长。
如今皇帝遣自己持节来邺城探查此事,确实是破天荒的头一次。
两名校事确实交代了一些东西,但两名校事所说的事情,若是流传出去半点,恐怕又会惹得朝中不安。
王朗本想写信向皇帝报告此事。但想了又想,王朗还是将已经抬起的毛笔又放了下来。
这种隐秘之事,还是回洛阳之后,再亲自与陛下分说吧!
……
而此时的洛阳城中,曹睿结束了下午的箭术训练,仍然如往常一样在书房中批阅文书。
大将军曹真也一并在书房之内。
曹真坐在椅子上拱手说道:“陛下,张郃从郿县已将逆贼麴英送到洛阳了。”
“臣前来请示陛下,是依照前例、弃市后悬其首在洛阳城外?还是要做其他处置?”
曹睿抬头看了曹真一眼:“大将军以为该如何做呢?”
曹真有些意外:“以臣之见,依照前例就是。”
曹睿缓缓说道:“朕大约记得,在先汉后汉之时,造反之人历来都是将头颅送到长安或者洛阳,悬其首在城门之外,借各国使臣之名震慑四方对吧?”
曹真答道:“正是如此。”
曹睿说道:“如果换个思路,将反贼的首级传首四方呢?”
“传首四方?”曹真问道:“是要将此贼的首级,沿各边郡传视一遍吗?”
曹睿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昔日汉朝传首长安或者洛阳,乃是为了震慑使节。如今洛阳又有多少使节呢?与蜀、吴早就成了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