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就在眼前。吴懿拿不下临渭也就罢了,如今丞相亲至,难道还不能拿下临渭吗?”
诸葛亮听闻杨仪之言,仍然没有说对或者错,只是挥了挥手示意杨仪退去。
显而易见的,除了军略上的分歧之外,马、赵、魏、费、杨各人之言,也纷纷有各自的立场在。
此刻魏军这边,从皇帝至牵招、曹真等人,都只有一个想法。陇右被围、张郃被困略阳。
大军应疾速赶到陇右,击破蜀军。
有且只有这么一个战略目的。
而反观蜀军这边,分西、中、东三路自不必说。
东路军一部围略阳、一部堵陇道乃是马谡定策、诸葛亮批准的。眼下又无大事发生,又岂能让马谡听闻其他两将的意见更改军略?
赵云年龄大了,只想堵住魏军、立于不败之地。而魏延战意正炽,乃是谋求与魏军会战。
费祎更激进些。杨仪统筹机要、不愿改变昨日已经定下的方略……每个人的说法似乎都是有道理的,都有拿得出手的缘由。
这些将领与臣僚,自然能各自与诸葛亮陈说方略。但诸葛亮则不同,身为统帅之重、一举可定人生死,要谋、更要断。
早在二十年前、在荆州之时,诸葛亮就听徐庶说过他老乡郭嘉的‘十胜十败’之论。
其中‘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这一句,最让诸葛亮印象深刻。而当下这个时间点,诸葛亮对这句话的体会就更深了。
此前自己为先帝刘备建策无数,想必先帝每每也与自己现在相仿、一般心中纠结吧?
诸葛亮面色不改,心中还是偏向了杨仪的方略更多些,抬眼环视帐中众人:“本相已经决定,不改此前之策。”
“东路军继续按原有方略行事。彼处地形、营寨位置我早已在图中看过,并无半点差池。”
“传令张翼,命他急速去取显亲县、然后支援略阳!”
诸葛亮一言既出,堂中众人也纷纷行礼称是,而后各自去忙碌了。
费祎拟好军报后,拿过来请诸葛亮之印,同时出声问道:“丞相既然定策,属下自当遵从。但属下还是以为魏军势疲,应当急攻之才是。”
诸葛亮轻叹一声:“文伟,你所言我已知晓、也合兵法。但东路军离上邽有一百二十里,贸然与魏军大战、恐有失控之危。”
“不若稳妥些,先取广魏郡的郡治临渭再说。”
费祎皱眉问道:“丞相如何能知,临渭就不会如上邽一般难攻?”
“此事是杨威公做的。”诸葛亮解释道:“吴懿从略阳退后,杨仪总觉得广魏太守赵凌行事不合常理。”
“杨仪借了我的印信、又以我的名义给赵凌去了私信劝降。那赵凌这才开口,说除非本相亲至,否则他绝不会降。”
费祎大惊:“丞相如此就信了?”
诸葛亮语气平静的说道:“赵凌将他的次子给本相暗中送来了。”
费祎一阵无语,这广魏太守赵凌做的好买卖!
在此汉、魏国战之时,赵凌以一个次子就从漩涡中超然出来了。
若诸葛亮不至、魏胜汉败,赵凌也不过死一个次子罢了,他甚至会说此人并非他次子、乃是丞相作伪。
若诸葛亮亲至、汉胜魏败,那赵凌也是早就与汉军联络、主动归顺的。
真真是首鼠两端!
果不其然,第二日、也就是二十日的中午时分,诸葛亮率军亲至临渭城下,然后广魏太守赵凌开城归顺。
一片皆大欢喜之感。
继天水、南安两郡之后,广魏郡乃是第三个归顺蜀汉的郡治之城了。
蜀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