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朕吧?待散会之后,你们西阁、东阁一并议一议,再让朕选就是了。”
“对了,给大司马和陈骠骑各自去信,都问一问。”
“现在刚六月,调兵进驻长安之事,在七月之前决定就好。依朕看来,此事倒也没有那么急切。”
曹真点了点头。
长安、陈仓、陇右、金城、武威。
从前汉都城一路向西,这些重镇都如缀在同一根丝线上的珍珠一般,光彩夺目的同时,相互也是一损俱损的。
无论哪处断了,恐怕短时间内都是很难接上的。
扬州事之后就是凉州事。
从调张郃为雍凉都督、到让夏侯霸、陆逊纷纷履任西陲、再到杨阜入为侍中、再到今日所议的向长安调兵,雍凉之地的重要性,倒是再也不用在朝中赘述的。
臣子们纷纷告退,且各有各的心思。
如天水郡出身的杨阜,想的是自己家乡又要遭遇兵祸了。
其他朝中大员,想的却还是人事、政治更多些。凉州又不是谯郡、不是河内、不是颍川!
出了门后,四名大臣都是要去西阁议事的,侍中们也是随即左转回到值房。
侍中的值房近,而去往西阁东阁却还要跨过大半个院子。
就在将要分别之时,司马懿却被侍中王肃给叫住了。
“司空,还请留步。”王肃站在一旁轻声说道。
不仅司马懿停下了,曹真、董昭、卫臻的脚步也随之放慢,一并转头看来。
司马懿朝着三人点了下头:“还请诸位先去,我稍后便至。”
三人也不纠结,继续向西阁走去。过了几瞬之后,王肃方才说道:“司空,家父请您今晚到府一叙。”
去王朗府上?
司马懿心中猛然惊醒。他终于反应过来,那日在去大石山的路上,陛下言语之间为何似有提点自己的意思。
五月廿六日,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与故征南将军夏侯尚之女夏侯徽完婚。
司马懿毕竟是这么年轻的三公,洛阳城中除了不能动弹的钟繇,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都来了。
司徒王朗与刚刚上任的侍中王肃,自然也是宾客中的顶级贵客。
就连陛下也遣中护军桓范,替其送上了一副写着‘忠谨传家’的墨宝。
练字不是一日之功,曹睿为了写好汉隶,倒也是向钟毓取了取经的。这四个字骨架倒是标致、就是神韵似乎略显不足。
不过皇帝亲笔写的‘忠谨传家’,谁又会真去挑书法上的毛病呢?
那日酒宴过后,司马懿亲自至门口去送王朗王肃父子时,借着酒意试探性的向王肃询问道:“子雍,今日是我长子完婚,你觉得我家子元如何啊?”
对面的司空借着酒意问话,身侧还站着自己的司徒老爹,王肃虽然性子清冷了些,也只能面带笑意的说道:“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也。子元的才华气度,果然非凡。”
司马懿笑着摇了摇头:“子雍有所不知,我家长子这般优秀,次子也如长子一般。”
王朗年岁已高没有饮酒,站在一旁直接问道:“不知仲达何意啊?”
司马懿笑道:“我次子司马昭,建安十六年生人。听闻子雍有一女,虽然年纪尚小,不知王公是否愿意与我司马家订一婚约啊?”
自家长子司马师,娶了大将军曹真的外甥女。次子司马昭,就为他求娶三公的孙女吧,不算亏待!
王朗皱眉。
虽然王朗已经七旬高龄,在建安初年却有一子一女早亡。现在膝下也只有两子,一个是站在身边的王肃,另外的幼子只有两岁。
从这方面来说,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