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不缺有底蕴的宗族,从县,到郡,至州,有着等级分明的阶级区划,地方豪强,寒门庶族,郡望士族,州起世家,而在他们彼此间,还有更细致的划分,门第之见,在汉末是极重的。</p>
而形成这一现状的,就离不开一项制度。</p>
察举制!</p>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乃是汉室主流晋升渠道,不过传承的时间久了,却渐渐被这些阶层把持住。</p>
正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凭借一部《孟氏易》家学,使得无数门生愿投继而进修,而袁氏四世皆有位处三公者,继而门下有无数故吏,如此经营之下,使得袁氏到袁绍、袁术这一代早已名满天下!</p>
当今天下与汝南袁氏齐名,唯有弘农杨氏,杨氏亦为四世三公,只是杨氏不像袁氏那样,有袁绍、袁术两位诸侯!</p>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隐隐已有门阀之姿,这些特称,可不是随随便便起的。</p>
就像世家,如果没有名满天下的家学,即着释经书的话,哪怕底蕴再强,土地众多,家财万贯,也不可能跻身此列。</p>
汉末是残酷的。</p>
汉末是现实的。</p>
这是属于享有特权群体的时代,至于籍籍无名的黎庶,不过就是生产资料罢了,死再多,其实也掀不起任何波澜。</p>
只是这群雄并起的乱世纷争,已然影响到各地的寒门庶族、豪强士族,乃至世家,而他们的选择与博弈,也间接加剧了这场纷争。</p>
这才早就了脍炙人口的汉末。</p>
朝阳东升。</p>
驱散了宛县的黑夜。</p>
阳光撒照,但宛县却没有太多生机。</p>
死气沉沉的。</p>
这就是宛县的现状。</p>
太守府外。</p>
一辆辆奢华的车驾,从宛县城各处驶来,一时间竟使太守府外有些拥堵,这可忙坏了府外值守的曹军将士。</p>
“子瞻公,您也来了,许久未见,某还甚是想念啊。”</p>
“伯仁兄,汝不是在府研读经书,怎也来此凑热闹呢?”</p>
“没办法啊,曹司空之子亲派人来送上请柬,某实在不好拒绝。”</p>
“孟和兄,近来可好?”</p>
在太守府外,一名名年纪不一的人,穿着华丽的服饰,三五成群的结伴前行,他们边朝太守府内走去,边闲聊着。</p>
看似和谐的一幕,实则暗潮汹涌。</p>
不少人看似是在交谈,实则是在试探。</p>
毕竟他们此来,是镇守南阳的曹昂广发请柬,盛邀他们来太守府一聚,对此,很多人都不好拒绝。</p>
谁都不曾想到领军来伐的曹操,会在拿下宛县后,迅速夺占博望、堵阳、育阳等地,继而迫使南阳北部诸地皆降。</p>
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曹操在宛县坐镇之际,尽管他们屡次持敕拜访,却没有得到曹操的召见,这难免叫很多人有想法。</p>
是。</p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