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军事焕然一新,莫要让朕失望啊。”
高俅闻得赵佶之言,神色先是一怔,他久在官场,最擅揣摩人心,又怎会听不出官家话语里隐含的告诫之意?“没想到那武植竟能如此深得官家欢心。 “哼,绝不能让那武植压我一头。”高俅在心底冷哼一声,眉头紧皱,暗暗思忖,“看来,仅靠我一人之力难以制衡他。必须得,在朝中有寻找盟友,若不如此,今后在朝堂之上,我恐会一直被那武植压制,再无出头之日。”高俅眼神阴鸷,心中沉思。
继而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人选,那便是在大名府担任知府的蔡京。他与蔡京相识,不过如今蔡京在大名府为官,并未在京师之中。想到这里,高俅并未起身,而是抬头看向赵佶,说道:“奴才谨遵官家旨意。官家,您这般深夜还在处理政务、批阅奏章,实在是太过劳累。不过奴才听说,这些旨意、这些奏章不都是由翰林院的翰林学士先审议之后,才呈交给您批阅吗?怎么奴才今日还会看到如此多的奏章呢?”
赵佶眉头微皱,眼中满是忧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目光落在下方跪地的高俅身上,缓缓说道:“朕新承大统,可这朝中大臣大多是先帝留下的班底。朕实难放心将诸事交予他们去办。如今更棘手的是,翰林学士承旨之位空缺,竟无一个能让朕满意的合适人选。如此一来,朕怎敢让翰林院那些学士批阅奏折呢?”
高俅闻听此言,心中暗喜,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这不正是天赐良机吗?他赶忙出声道:“陛下,臣突然想起一人,陛下可还记得蔡京?想当年陛下身为端王之时,与蔡京相交甚欢,关系甚是亲厚。蔡京对陛下可是忠心耿耿啊!如今他正在大名府担任知府,陛下何不将他调回京师,让他担任翰林学土承旨这一要职呢?若蔡京能在陛下身边分忧,陛下也可轻松一些,不必看到官家如此操劳,臣实在是心疼啊!”高俅一边说着,脸上满是对赵佶的心疼与忠诚,那副模样任谁见了都会觉得他是一片赤诚为君。
听到高俅提起蔡京,赵佶恍然,忆起往昔,回想起蔡京的种种,那蔡京的确是个才华横溢之人,外放到大名府为官着实是大材小用。赵佶顿时眉眼舒展,脸上笑容绽放,亲切地对高俅道:“多亏高卿提醒,朕被朝事所扰,差点忘了蔡京。高卿所言极是,蔡京之才可任翰林学士承旨。朕明日就下旨调他回京师任职。高卿快快请起。”
高俅见计谋得逞,嘴角微微上扬,旋即顺势起身,恭恭敬敬地躬身走到赵佶身旁。赵佶满是欣慰地看向高俅,喟然长叹:“唉,自朕登基以来,昔日端王府的仆人大多离去,幸有高卿在朕身边。若非如此,朕这日子可真不好过啊!”之后君臣二人又闲谈了一会儿,高俅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御书房。
第二天早朝,赵佶便当众宣布了这项调令。众多朝臣纷纷出言反对。他们皆言蔡京虽有学识,可人品低劣,不堪大用。然而在赵佶的强硬坚持下,众臣无奈只得作罢。随后,调蔡京回京的旨意便交由官差快马加鞭送往大名府。
武植身为枢密承旨,每日皆要参与早朝,他本欲反对赵佶让蔡京担任翰林学士承旨这一决定,可眼见赵佶态度坚决,便沉默不语。 当他目光转向武将队列中那满脸得意的高俅时,瞬间猜到了其中端倪,这定是高俅在背后搞的鬼。他清楚,高俅与蔡京一旦勾结,朝堂之上的敌人又要增加一个。
“我也得抓紧时间寻找一群志同道合的盟友了。担任枢密承旨已一月有余,每天都待在枢密院,都还没好好去视察一下京师之中的禁军呢!”武植看着高俅那副得意神色,心中暗自警惕。
待朝堂议事结束,众人退朝之后,武植径直朝着枢密院走去。正走着,突然听到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传来:“哟,这不是武承旨嘛。哎呀呀,可还记得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