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先是自已领兵与西夏交战,打得西夏叩首称臣,而后又挥师东进河东攻入辽国境内,这些场景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现,恰似在昨日刚刚发生。
此时,城门口处已有一众官员等候迎接武植及童贯一行。武植抬目望去,一眼便看出那领头之人韩忠彦,而在韩忠彦身旁,武植意外地看到了自已的师叔苏辙以及赵挺之。
见众人在城门等候,武植也不敢怠慢,迅速和童贯等人下马,疾步朝他们走去。
武植虽在边疆领兵作战,但身为重要的边关统帅,朝廷有大事都会传信于他,对于朝中官职以及职位的变动也有所耳闻。
此时的韩忠彦已升任右相,其职位乃是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赵挺之已晋升为副宰相,职位乃是尚书左丞。
而自已的师叔苏辙,也已官复原职,担任御史中丞,韩忠彦、赵挺之以及苏辙三位,俱为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皆可谓朝廷重臣。
武植快步走到几人面前,拱手施礼,高声说道:“见过韩大人、赵大人。”
接着,他转向苏辙,语气诚恳且尊敬:“见过师叔,许久不见,师叔别来无恙。”
韩忠彦等人赶忙笑着迎上前,说道:“武大人莫要客气,我等在此,专为恭迎大人凯旋。大人此番出兵,一举平定西夏,此乃盖世奇功,我等尚未能及时道贺。今日有幸得见,正好借此机会,向大人当面表达我等的祝贺之意与敬仰之情。”
一番寒暄过后,韩忠彦等人引领着武植和童贯二人踏入汴京城,朝着皇宫的方向前行。
途中,韩忠彦神色几番变化后,面向武植恳切说道:“武大人,朝廷此前下令让您撤军,实是权衡利弊后的抉择,望大人予以理解。”
武植听闻韩忠彦所言,沉声道:“韩大人且宽心,我等既身为大宋臣子,蒙圣上隆恩,自当谨遵朝廷旨意行事,绝无半分违逆之心,此乃为臣之本分。
“哎,如此甚好。此事说来,也确实怪不得朝廷。只因那辽国使节所提出的条件极具诱惑,朝中众臣乃至官家听闻后,都难免心动。只是那辽国使节提出签订条约的前提,便是要求武大人率军撤出辽国境内,朝廷因而才向武大人发了八百里加急的撤军令。”
武植听到韩忠彦的话,神色略有些讶异,随即开口问道:“韩大人,这辽国使节所提条约是何内容,竟让官家及朝廷诸公都如此心动?”
一旁的赵挺之接过话茬应道:“辽国使节就此次出兵代州之事致歉,还愿赔偿白银二十万两。”
武植听闻,眉头轻蹙,转而望向赵挺之,沉声道:“想必不止于此,若仅这般,朝廷与官家以及诸位大臣定不会应允。”
赵挺之微微点头,继而说道:“诚然,那辽国使节还欲与我大宋重订盟约。其第一条便是废止真宗年间所签澶渊之盟里大宋每年向辽国进贡十万银两、二十万匹锦缎的条款。”
他一边说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难以掩饰的笑意,“不止如此,那辽国竟还应诺,日后每年向我大宋进贡十万两白银。单是这一条约定,便足以让官家以及朝中众大臣心动不已。毕竟,这不仅关乎岁入的增加,更是大宋国威重振的一种彰显,朝堂上下又怎能不为此意动呢?”
旁边的韩忠彦以及苏辙,这时都面带笑容,说道:“不错,自真宗时签了澶渊之盟,我大宋年年要给辽国进贡白银十万两、锦缎二十万匹,如今却能反过来让辽国给大宋进贡,官家怎会不心动呢?”
武植听完条约的内容,也不由自主地轻轻点头,心中悄然思量:以宋徽宗赵佶那极为看重颜面的性子,倘若真能和辽国成功签订这样的条约,对他来说,必定是一件能够彰显国威、让他倍感荣耀且扬眉吐气的大好事。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