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阿越同学,处女序赠与了我)
在上个世纪前叶,中国近代以来两位足以用“伟大”来形容的历史学家,给大宋王朝下了两个著名的论断。一个说“华夏民族文化历千年之演极,造极于赵宋之世”;另一个说两宋王朝乃是“积贫积弱“的“文官政府”。
这两个论断命运迥异。前者几乎只有少数历史学者还记得曾经有这么一回事,而后者亦被割裂,只剩下“积贫积弱”四个字,伴随着1840年以来缠绕于中国人心里快两百年的悲情意识,借助着《说岳》、《杨家将》等演义小说、民间戏曲留下来的文化意识片断,直到今日,在中国仍然深入人心,几乎构成两宋的“历史符号”。
两宋与晚清一样,是今日绝大多数之中国人都不太愿意提起的时代。人们喜欢的是汉唐雄风,两宋在人们的心目中,不过是苟延残喘的延续了三百年,而对于我们这个担负了一百多年或者三百多年的屈辱历史的民族来说,回忆那个时代,实在太容易勾起民族潜意识里的悲情。即使完全不读历史书的人,也知道岳飞的故事……而但凡还记得中学历史的国人,对于宋朝“岁赐”也一定印象深刻,再也没有比我们对割地赔款更加深恶痛绝的民族。
至于文学爱好者们,也许有人不可救药的喜爱着宋词,但这正可当成宋朝“文弱”的一个证据,而诞生于宋朝“理学”,则更被人们普遍视为中国在近代衰落的重要原因……
同样,也在上个世纪的前叶,准确的说是1910年,在隔壁那个经历过明治维新,正磨刀霍霍准备实现其帝国野心的国度,一个在后世享有崇高学术地位的历史学家内滕湖南,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他的著名学术观点——“唐宋变革论”。那篇将唐朝视为中世纪的结束,宋朝视为近世的开始的学术论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深刻影响着除了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中国史学者的历史观。
从此,有了另一个宋朝。
这个宋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昌明,它处在华夏文明演化的关键路口,从政治、军事、文化、思想、商业、农业、科技……几乎每个方面,它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当你用“屈辱“与“失败”来描绘这个宋朝与异族的关系时,会让人觉得那是一种几乎不可忍受的肤浅。它的结局的确以失败告终,但在它失败的废墟下,却掩埋着无比珍贵的财富,等待我们拨开悲情的迷雾后去发掘。
实际上,在中国研究两宋的学者中间,这样的工作也已经进行了快三十年,只是,无数发掘出来的珍宝,它们的外表依然是看起来枯燥无味,令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的学术论文、著作。
并不如外界所想象,在今日之中国,其实既不缺乏踏踏实实,安于清苦,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学者,也不缺乏求知若渴,想要了解更多知识的大众。但学者们往往敏于思而拙于言,大多数人并不善于与大众沟通;而普通的大众,却也同样将枯燥的论文与学术著作视为畏途。在今日的中国,其实真正缺失的,乃是将两者沟通起来的桥梁。
幸运的是,这样的桥梁逐渐多起来——当读者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即意味着你已经踏上了其中一座桥梁。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这本书的作者,不仅将带着你去拜访一个个活灵活现、个性鲜明的宋朝人物,追随他们的事迹,与他们一起思考、呼吸……而且,这座桥梁,也是安全可靠的。
在沟通的桥梁尚少之时,人们面对滔滔的大河,不太会挑剔桥的好坏。但是,当桥梁逐渐多起来后,人们对历史的了解亦随之加深,过河之途径一多,对于桥的好坏自然便有所挑栋,这亦是一种进步。有过去的几十年里,承担这桥梁之任的,的确有一些人故意曲解史籍,反果为因,夹带私货;另有更多的人,粗制滥造,干
最新仙侠小说: 无敌皇子,从签到开始杀爆万界、 闻道洛阳花正好、 阶上春、 皇兄,这女人你把握不住,让我来吧、 渔村来了俊鳏夫,锦鲤爬墙宠、 糟糕!废物皇子他觉醒了、 修罗娇妃:月圆之夜我弑君、 大秦:不装了,我爷爷是始皇、 被亲儿虐死后,侯门老祖宗杀疯了、 开局身高换悟性:我在水浒当霸主、 嫡姐装死骗我和亲?我亲手钉上棺材板、 庶子凶猛、 剖析万物,从渔民到水德真君!、 重生之寒门翻身记、 全家死绝后,团宠她杀疯了、 斩尘缘、 开局一文钱:落魄公主领回家、 废太子:戍边三年,满朝文武跪求登基、 穿越抗战淞沪从救未来老婆开始、 发配边疆:我偷偷组建百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