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首先召集自己的随驾重臣们一道商量有关矿禁的事情,没想到一向不再这些事情上发表意见的莒国公戚继光难得的主动开口了,戚继光认为要严守矿禁,他认为这些矿工骁勇,一旦聚集起来,就更加难以对付了,戚继光是亲眼见过这些矿工的悍勇的,嘉靖三十八年,义乌与永康矿夫为争夺开矿权爆发大规模械斗,双方均勇猛无比。这是戚继光亲眼所见的。
戚继光认为,一旦放开矿禁的,大量的矿工聚集起来,对于朝廷绝非好事,这点也得到了一些重臣们的支持,这其实也是嘉靖以来严嵩、徐阶等人的观点,他们都认为这些矿工不安分,一旦大量聚集开矿,不仅会因为争夺矿场而互相械斗,更有可能成为朝廷的祸患,所以在嘉靖朝即便是朝廷的用度如此困难,但是严嵩、徐阶等人也从未想过放开矿禁,现在朝廷的财政状况已经改善了很多,这个时候就更加不能放开矿禁了,所以大部分重臣们都不同意开放矿禁。
但是现在发展工场所需要的燃料,甚至是百姓所需要的燃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朱载坖说道:“诸位之意,朕亦知晓,然民所仰赖以生者,不过煤米二事。然米之乏也,官府犹得以仓廪赈之;若煤有缺乏,则官府虽欲措给,力无所施然。则煤之当预处,视米尤急也。”
这点是朱载坖现在最重要的,华北、京畿等处还好解决,因为这些地方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以利用煤炭填补木柴缺乏的困境,但是东南缺乏煤矿,这个问题确实是很难解决的。
燃料的缺乏已经影响了朝廷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东南,盐场、纺织等行业都是需要大量的燃料,而且东南人口密集,百姓生活也需要大量的燃料,现在的燃料缺乏,已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了,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必将成为大明经济发展的短板。
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都需要大量的燃料,以宫廷营建所需要的琉璃瓦为例:“窑厂烧造琉璃瓦每瓦料1万片用两火烧岀,每一火用柴15万斤,两火共用柴30万斤,内中操作合宜可少消耗2万斤柴。此外,工匠还要消耗煤炭5000斤。烧制普通瓦片,用柴较琉璃瓦为少,但仍极为可观。同板瓦等料每1万个耗柴两万四千斤。”
陶瓷窑的运作,必然会导致周围陶瓷土资源与燃料资源的不断减少直至枯竭。所以自古及今,几乎没有长盛不衰的瓷窑,南北皆然。而现在大明城市膨胀的很快,各种房屋的兴修、城墙的修缮,都需要大量的砖瓦,而烧造砖瓦,最重要的就是燃料,对于朝廷来说,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现在对于朝廷来说,似乎是两难的局面,一方面不管是国计民生还是经济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开发矿产,但是另一方面,朝廷对于开放矿禁疑虑重重,很多臣子们都担心这些矿工对于朝廷的统治造成威胁,这点也确实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但是朱载坖考虑的更多的还是百姓和经济,朱载坖认为矿产是肯定要开发的,矿禁政策实际上是很难一直维持下去的,其实嘉靖九年,世宗皇帝就曾经下诏:“凡山泽之利,除禁例并系民已业外,其余备查。某处已经纳税,某处空闲,内某处堪听民采取,某处堪入官备赈,务在官民两便。”
对于矿冶,有限度的进行放松,朱载坖也认为对于矿冶,应当予以放松,但是朝廷要控制重要的矿产,不能够放任地方无限制的开采,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课税制度,保证朝廷的税赋,限制私人采矿的发展,这点是朱载坖对于矿禁的态度。
朱载坖说道:“现今严禁矿冶,已不现实,朝廷要因势利导,将其中于军国之用,国计民生所用之矿冶,以保证朝廷之利也!”
朱载坖认为对于现行矿冶制度要进行改革,放松对于矿冶的禁令,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都可以兴办矿场,但是
最新仙侠小说: 称霸:从架起高炉冶炼钢铁开始、 苏程穿越到唐朝小说、 小说谢桥赵玄璟、 驸马是个高危职业、 太子妃她命中带煞谢桥赵玄璟、 怒海覆清1852、 赤旗、 抗战:旅长,恭喜发财啊!、 重生打猎:喂饱嫂子和美娇妻、 全家逃荒:农女为养家糊口上山打猎、 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 隆庆中兴、 白送媳妇他不要,女帝不淡定了、 大明:让你藩地修路,你富过国库、 烈虎军、 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 重生民国:从打猎开始富甲天下、 快穿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抓壮丁、 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 大明:皇爷爷你起来,你坐我龙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