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陆羽接下来的解释,正契合众人猜想。
“所谓六学,一曰经学,二曰律学,三曰算学,四曰计学,五曰工学,六曰科学,一馆者,广文馆也!”
听完这六学一馆的定义,众人又好奇起来。
这前三学倒还熟悉,那广文馆也好理解,可后面三学是啥意思?
计学……听这称呼,倒与算学颇有关联,宋时似乎有专管财政的计相,照这看来,这计学该与户部息息相关,专司度支、盐铁计量等事的。
而工学……莫非与工部有关,专司工事营造,水利修建等事的?
这计、工二学,大家稍一琢磨,倒也能猜出个大概。
可最后一项,科学……
所有人都傻眼了,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眼看众人一脸迷惑,陆羽忙细作解释。
“这经学、律学、算学,想必诸位都很清楚,计学即是经济度支,以算学为本,核算财政账目,而工学则是工事总学,专授工事营造、水利及道路桥梁兴修,至于最后的科学,是指事件万事万物所蕴含和遵循的根本原理,若用简单易懂的话来解释,即是‘格物’。”
科学是后世概念,要想简单通俗地解释清楚,倒并不容易,但陆羽开设科学科目,其初衷就是号召众人发现了解世间万物的原理。
这与儒家所讲的格物致知,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儒家的格物,大多只局限在理论基础,陆羽所要教授的,则是上到天文下至地理的诸多实际原理,相对而已,较墨家更接近。
他介绍得倒很卖力,只可惜,听完之后,众人仍是一脸迷惑,倒并非听不懂陆羽的话,只是大家都无法理解,好端端的为啥要添这些学科。
只见素来最胆大跳脱的方孝孺站了出来道:“祭酒大人,您让我们学这六学,究竟有何用处?”
陆羽轻笑,郎声道:“这六学所教内容,与我等生活息息相关,也与诸位日后仕途有莫大关联,学会之后,对你等大有裨益!”
这道理再简单不过,经、计、算、工等学,在朝廷六部各有分工,日后入朝为官,总能用得上,而律学所教的大明律法,更是为官者理当牢记的准则。
方孝孺虽是儒生,但毕竟心思活泛,稍一思索便领会其意,笑着退了下去,聪慧如他者能体会其妙处,其他生员就不同了。
在场的大多数人,来这国子学的目的,只有一个——为将来入朝当官,寻求一个门径。
即便这六学于他们仕途有益,但终究无法像儒家经义那样,为他们迈入仕途提供帮助。
终于有人站出来,替生员们道出内心想法。
黄观,他一心向学,素是国子学里的刻苦典范,只听他问道:“祭酒大人,且不提日后仕途,单说这六学对咱们入朝为官有何好处?”
他这洪亮嗓声一出,众生员立刻吆喝呐喊起来,高声附和。
面对众人质疑眼神,陆羽神态自若,他笑着压了压手,制住殿中喧闹道:“本祭酒既敢开设这六学,自然早就为诸位寻找好了出路,陛下已经许诺,这六学成绩优异者,将来入朝选官时,享有优先权!”
此话一出,大殿中立即欢腾起来。
国子学生员完成学业后,即可入朝选官,但能选官,并不意味着能完全依照自主意愿选到合适官位,关键还要看朝廷选派。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云贵偏远地区的知县和苏州,杭州的知县,虽然品级都一样,但结果能一样吗?
而这优先选官权,就意味着他们在将来选官之时,多了一份保障。
官场如战场,一步先,步步先,这等关乎人生前途的大事,即便是些微优势,也极为重要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